座人喜讯中国领先炉光学玻璃长春造
喜讯:中国领先炉光学玻璃长春造
照相机、望远镜......这些都是为我们熟知的光学仪器,它们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镜头,都是用光学玻璃制造的。中国领先炉光学玻璃,就是在长春熔炼出来的。
照相机、望远镜......这些都是为我们熟知的光学仪器,它们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镜头,都是用光学玻璃制造的。中国领先炉光学玻璃 ,就是在长春熔炼出来的。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现长春光机所前身)熔炼出了领先炉300升光学玻璃 ,结束中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也为新中国的光学事业揭开了发展的序幕。
邓文荣,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年近70岁的她一直在这里从事光学玻璃的检验工作。
“和你们比起来,我很老了,但和研制光学玻璃的老前辈比起来,我还很年轻。”邓文荣笑着说,她是1965年来到长春光机所工作的。满头白发的她能清楚地记得王大珩、龚祖同、王世焯、干福熹、姜中宏等研究光学玻璃前辈的名字。
这里曾叫中科院仪器馆
“你看到的这个长春光机所,原来叫中科院仪器馆,后来才更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邓文荣说。
“我们的领先任馆长是王大珩,仪器馆和光机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长春理工大学都是他主持创建的。”邓文荣介绍。
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一个能制造简单望远镜和低倍显微镜的破旧工厂。那时,光学基础可谓是一穷二白。当时,从英国回来的王大珩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他几下东北,经过详细考察,建议把仪器馆设在长春。那时的长春是国内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城市之一,有一定条件,有利于光学事业发展。当时,在他心里就是要把长春建成像德国“蔡司”那样世界闻名的光学城。
1953年领先炉光学玻璃出炉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光学仪器上,我们国家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放大镜、照相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邓文荣说。
当时国内想制造精密科学仪器,却拿不出制造它的材料——光学玻璃 。这一现实使王大珩等老一辈光机人深感肩上重大。<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实验的加载及实验曲线的绘制/p>
早在1951年,王大珩就从秦皇岛耀华玻璃 厂邀来致力于建立中国光学玻璃工业的龚祖同先生参加仪器馆的建设。龚祖同动手设计熔炉及光学玻璃的后处理设备,指导一些年轻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老技工师傅,利用旧厂房留下来的烟囱和一些闲置建筑物,因陋就简地建起玻璃熔制厂房。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几经挫折,1953年底,长春光机所试制出中国领先炉300升光学玻璃,为中国光学仪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当时没亲身经历,听一些老同志回忆起试制成功的那一刻,都热泪盈眶。这不仅是长春光机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邓文荣眼睛湿润了。
从1953年到1958年,长春光机所又把生产玻璃的方法、图样、配方、材料毫无保留地推广到北京、南京、上海、云南。从此我国的光学玻璃生产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熔制一锅玻璃要半年
“当时,整个烧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摸索着前行。”邓文荣说。
在炼制过程中,工人们要将几十种玻璃材料放进坩埚中,用煤气熔炼,一边烧一边搅拌,24小时离不开人,大家都是三班倒。
等玻璃汤烧制出来,要将玻璃汤浇到铁槽中慢慢冷却,对于有条纹等瑕疵的地方要处理再熔炼。而后,还要经过“槽沉”、“退火”等多道程序,熔制一锅玻璃要用上半年时间。如果对玻璃的光学性能要求比较(2)高导电性能高,耗费的时间将更长,每道工序都需要人工控制。
“我1965年大学毕业到光机所,各种光学玻璃都研制成功了,相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光学性质检测等工艺也相对完善了,老同志们的素质是相当过硬的。”邓文荣说。现在工艺更先进了,熔炼过程实现连熔。
以前都用粘土坩埚
“以前我们都用粘土埚儿熔玻璃,现在都用白金埚儿了。”邓文荣感叹地说。
在研制光学玻璃 之初,要先做出熔炼玻璃 的坩埚。“坩埚的熔点要比玻璃高,而且要性能稳定,不能与熔炼的材料有化学反应。所以在选材上就要下一番功夫。”邓文荣说。
白粘土性能稳定、耐高温,最主要的是造价低,易取材。邓文荣讲,他们做成铁皮模子,将和好的粘土放在其中,小火慢慢烧制。最初有的因为粘土和得硬烧裂了,有的因为火候大,烧坏了......总之,粘土软了不行,硬了也不行,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经过多次试验,最后才制成熔炼光学玻璃的坩埚。
“那时候一点经验都没有,全靠查国外资料和试验,想想那种制作过程一定很艰难。”邓文荣说。
邓文荣到长春光机所工作时,所里用的还是粘土坩埚,其口径由小变大,工艺越来越好。后来不仅研制出具有特色的黑砂石坩埚和高铅玻璃熔制坩埚,还使用了上白金坩埚。
探索出40多种典型光学玻璃
“从1953年试验配方开始,长春光机所陆续探索出40多种典型光学玻璃的生产工艺。”邓文荣说。
1953年领先炉光学玻璃出炉,在解决玻璃光吸收小、气泡条纹要求严等技术难关后,又采取超精密退火等新技术退火,终于获得光学均匀性为1级的大尺寸、高质量光学玻璃,满足光学工程的特殊需要。
从1960年起,长春光机所王世焯等人根据军工任务要求,开展红外玻璃的研制。首先研制成功N-344耐高温钛硅酸盐和铝钙锗酸盐等红外玻璃。其后,研究了硒化铅、碲化铅在玻璃中的着色机理,得出了新型红外滤光片玻璃新品种系列,获得196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并获1965年国家发明奖。更好地造福双方人民
而后,激光玻璃、无色玻璃相继问世。如今,长春光机所的光学玻璃,广泛用于相机、望远镜和航空航天等光学系统,并延伸到工艺品玻璃行业。
在线洛氏硬度计在线洛氏硬度计
在线洛氏硬度计
在线洛氏硬度计